对口援疆定向生解约需遵循以下流程和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一、解约流程
-
协商解除
首先尝试与签订定向协议的单位(如援疆单位)协商,达成一致后签署书面解约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
书面申请与审批
-
向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交书面申请,附单位审核同意的解约函。
-
学校审核通过后,换发新的《就业协议书》。
-
-
法律途径
若协商或学校审批不配合,可携带身份证明、定向协议、单位解约函等证据,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解除协议。
二、违约责任
-
违约金承担 :根据《定向协议》约定支付违约金,或通过协商、法院判决确定金额。
-
其他责任 :未按时履约需补交学杂费、缴纳部分培养费,并可能被记录诚信档案。
三、特殊情况处理
-
政策调整 :若对口援疆地区或单位需求变化,定向生可按国家任务生方式就业。
-
单方违约 :擅自解除协议属违约,需承担全部责任;依法解除(如未通过公务员考试)则无需赔偿。
四、注意事项
-
时效性 :解约需在协议约定期限内办理,超期可能面临更严格处罚。
-
证据留存 :保留所有书面沟通记录、解约函及法院文书,作为后续**依据。
建议优先通过协商和学校审批解决,若涉及法律纠纷,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