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区县:28年山海情深,共筑小康辉煌
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对口帮扶云南以来,沪滇两地已携手并肩走过28个春秋。在这28年里,上海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39.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15万个,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注入了新动力。
1. 高位推动,真抓实干帮扶
- 领导重视: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云南调研对接,深入贫困地区检查指导帮扶工作。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也每年率队赴上海对接工作,召开联席会议,签订扶贫协作协议。
- 机制完善:双方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从最初的4个州市26个县扩大到13个州市74个县,实现了贫困县携手奔小康全覆盖。
2. 真金白银投入,造福当地百姓
- 资金投入:上海各级各界累计在云南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39.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15万个,覆盖了云南的广袤红土地。
- 项目实施:上海在云南实施了4178个以整村推进、新纲要示范村为主体的扶贫项目,帮助60余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项目受益群众达150余万人。
3. 强化产业合作,提升造血能力
- 产业引导:上海积极引导各类企业赴对口帮扶地区开展产业合作,完善带贫机制,惠及贫困群众。例如,在云县,沪滇协作项目帮助当地建设了林下中药材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中药材3000多亩,年带动户均增收9500元。
- 园区共建:上海与云南共建产业园区,如巍山县产业园区,吸引了5家企业入驻,受益覆盖658个村民小组33142户116023人,其中脱贫户1957户6917人。
4. 深化人才交流,增强智力支持
- 人才互派:上海选派援滇干部到云南挂职,负责帮扶项目的规划、实施与推进。云南也选派干部赴沪挂职锻炼,每年派出大量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上海参加培训学习。
- 技能培训:上海为云南提供各类技能培训,如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班,提高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
5. 加强劳务协作,促进就业增收
- 劳务对接:上海与云南加强劳务协作,联合开展订单式招聘,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展沪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帮助云南劳动力实现就业。
- 就业培训: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岗位对接等劳务协作项目,提高云南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6. 推进消费协作,拓宽销售渠道
- 消费帮扶:上海通过“互联网+平台+采销+配送”的新型消费帮扶模式,帮助云南优质农特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 社会参与:上海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群众参与消费帮扶,为云南农产品销售提供支持。
7. 加强社会事业合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教育合作:上海与云南开展学校结对帮扶,如上海罗山中学与巍山县南诏镇文华初级中学结对,提供教育资源支持。
- 医疗合作:上海与云南开展医院结对帮扶,如上海第七人民医院与巍山县人民医院结对,提供医疗资源支持。
通过28年的对口帮扶,上海与云南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的单向帮扶转变为合作共赢,从“输血”转变为“造血”,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沪滇两地将继续深化协作,共同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