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入学的学生属于“2018级”,而“2018届”指的是2018年毕业的学生。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级”按入学年份划分,“届”按毕业年份划分。例如,2018年入学、2022年毕业的学生是“2018级”学生,同时也是“2022届”毕业生。
-
定义差异
“级”直接对应入学年份,如2018级即2018年9月入学的班级;而“届”用于毕业年份,表示完成学业的批次。这种区分源于教育系统的规范用法,确保在校期间和毕业后的称呼清晰。 -
使用场景
在校期间通常用“级”(如“2018级新生”),毕业后则用“届”(如“2022届校友”)。例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的官方报道中均采用“级”字。 -
计算逻辑
若学制为4年,2018年入学则2022年毕业,即“2018级=2022届”。职业院校3年制则为“2018级=2021届”。关键在于毕业年份,而非固定加减数字。 -
常见误区
混淆“届”与“级”可能导致身份认定错误,如误将入学年份当作毕业届数。正确用法需结合学制年限推算毕业时间。
总结:牢记“级”起点、“届”终点,根据实际学制推算即可避免混淆。这一规则适用于小学至博士全阶段,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