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援疆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涵盖能源、金融、人才、产业及基础设施等领域:
一、能源与基础设施支持
-
能源开发与供应
国家能源局将重点支持新疆煤炭、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开发,计划在2-3年内改善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等)供能状况,建设2000公里天然气管道,形成稳定煤源和电力供应。
-
交通与铁路建设
推进1700公里以上在建铁路项目,力争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达1.2万公里,覆盖地市级城市和90%以上县级城镇,提升煤炭运输效率。
二、金融与产业扶持
-
金融投入
国家开发银行每年新增**不低于200亿元,支持新疆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及特色产业发展。
-
特色产业培育
建设天山北坡高新技术产业带,推进昌吉高新区升级,支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人才队伍建设
-
专业技术人才
派出人员可提前确认高一级职称,享受生活补贴(如上海援疆干部月入5000元,含底薪、绩效等)及医疗保障。
-
教育与支教
选派优秀毕业生支教,提供培训及持续支持,改善边疆教育条件。
四、民生保障与援疆干部政策
-
生活与补贴
包括生活补贴(如2500元/月)、御寒费(首年6000元/年)、探亲差旅费(配偶每年6000元)等。
-
管理与服务
实行双重管理,定期轮换干部(如90年代干部5年一轮),保障基层金融与民生发展。
五、政策实施与目标
政策以2020年新疆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通过“五年规划+年度实施”模式,确保资源投入与地区需求匹配,缩小与内地发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