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三年整治方案是我国为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出的系统性治理措施,核心聚焦于责任落实、风险防控、科技赋能三大领域,通过分阶段攻坚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责任落实: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 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推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将安全绩效与考核晋升直接挂钩。
- 部门监管责任细化:应急管理、住建、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清单化”监管,建立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 属地管理责任压实:地方政府需制定年度整治任务清单,将安全生产纳入政绩考核,落实“一票否决”制度。
二、风险防控:实施精准化隐患治理
- 重点行业攻坚:针对矿山、化工、建筑施工等高危领域,开展“一企一策”专项整治,强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
- 动态排查机制: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隐患自查、上报、整改闭环管理,企业需每月提交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 应急能力提升:要求企业每季度开展实战化演练,重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须达100%,并配备智能预警终端。
三、科技赋能:推动智能化安全转型
- 物联网监测覆盖:在危化品储罐、煤矿巷道等关键点位部署传感器,实时传输温度、压力等数据至监管平台。
- AI风险预警: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监控作业人员违规行为(如未佩戴防护用具),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并记录违规档案。
- 区块链溯源应用:建立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实现生产、检测、维修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
该方案通过三年周期(2025-2027年)分“动员部署、集中攻坚、巩固提升”三阶段推进,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细化路线图,重点关注人员培训投入、技术改造进度与政府补贴申报的协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