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经济状况
-
收入与负担
描述家庭收入来源(如务农、打工),强调收入微薄且不稳定。例如:“父母年收入不足2万元,需承担3人学费及生活开支”。
-
家庭成员健康问题
列举家庭成员疾病或残疾情况,如“母亲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父亲因腰椎间盘突出无法重体力劳动”。
-
教育负担加重
说明多子女教育压力,如“家中3人同时读本科,学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60%”。
二、学业表现与积极态度
-
成绩与努力
提供成绩排名或获奖情况,如“连续两年保持专业前5%成绩,获得校级奖学金”。
-
思想进步
说明政治面貌或思想表现,如“已通过党校培训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
社会实践
参与志愿活动或兼职经历,如“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累计收入1万元缓解家庭压力”。
三、申请理由与承诺
-
针对性说明
结合家庭与学业情况,如“因父母年迈体弱且收入锐减,无法承担学费,特申请助学金以保障学业”。
-
使用计划
明确助学金用途,如“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减轻父母经济负担”。
-
态度诚恳
表达对资助的感激与决心,如“承诺获得资助后将继续保持优异成绩,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四、注意事项
-
数据支撑 :用具体数字(如收入金额、学费比例)增强说服力。
-
避免空泛 :避免仅写“困难”,需结合事实与细节。
-
格式规范 :遵循“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结构,语言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