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周期为年度一次性缴纳,保障期限覆盖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生儿实行“落地参保”政策,出生后90天内办理参保可即时享受待遇。
-
三级财政补贴机制
采取中央、省、市(县)三级补贴模式,中央财政承担60%(约384元/人),省级财政配套30%(192元/人),市县财政承担10%(64元/人)。特困人员、孤儿等群体享受全额资助,低保对象按80%比例补贴,返贫致贫人口按70%补助,边缘易致贫户补助50%。2025年新增对独居空巢老人的30%专项补贴。 -
多元化缴费渠道
线上渠道包括医保局官网小程序、支付宝“市民中心”、微信“城市服务”及银联云闪付APP,支持银行卡代扣和二维码扫码支付。线下可通过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完成现金缴费,银行柜面支持代收的地区扩展至邮储银行、农商行等8类金融机构。新增智能POS机移动缴费服务,覆盖偏远山区。 -
待遇保障升级方案
住院报销比例提升至乡镇卫生院90%、县级医院75%、市外三级医院60%,年度封顶线达25万元。门诊特病报销新增阿尔茨海默病、儿童孤独症等8个病种,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提高至70%。异地就医备案推行“承诺制”,急诊无需提前备案即可享受跨省直接结算。
建议参保人员在12月15日前完成缴费,避免因系统截止导致次年保障空档。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时查询参保状态,重点关注财政补贴到账情况。断缴人员补缴需承担3个月待遇等待期,且无法享受当年财政补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