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书田、万卷等
关于书的古文雅称,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雅称
-
百城
《北史·李孝伯传》称藏书丰富者为“拥百城”,以城市之盛喻藏书之多。
-
书田
以耕田喻读书,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强调通过阅读积累知识。
-
万卷
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成为典故,现泛指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
二、其他雅称
-
五车
《庄子·天下》记载惠施藏书五车,后以车量喻书籍数量。
-
丹铅
指古代点校书籍用的丹砂和铅粉,后借指经校过的典籍。
-
灾梨枣
比喻质量差的书,因梨枣木易损,故以此称劣质文献。
-
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
宋真宗《劝学文》用此三组词并列,泛指书籍。
三、补充说明
-
经笥 :指装书之箱,也喻指博学。
-
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极多,出自《史记·天官书》。
-
青简/韦编 :竹简和编绳是早期书籍载体,分别称为“青简”“韦编”。
这些雅称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古人对书籍的尊重与文化内涵,既有具象描述(如“万卷”),也有抽象比喻(如“书田”),共同构成古代文献文化的独特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