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火灾安全常识的核心在于消除隐患、规范操作和强化意识。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电气与用火安全
-
规范用电
-
避免超负荷用电,不私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电线老化或破损情况。
-
办公室下班后关闭电器电源,避免电脑长时间待机。
-
医院等场所禁止私设电炉、电茶壶等大功率设备。
-
-
正确使用明火
-
燃气灶使用需有人照看,防止燃气泄漏;厨房保持通风。
-
禁止在医院病房吸烟,避免使用明火。
-
二、易燃物品管理
-
存放规范
-
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化学品)远离火源和热源,儿童接触不到。
-
办公楼道、医院疏散通道禁止堆放杂物。
-
-
特殊场所防护
-
医院氧气瓶需防火防爆,中草药库定期防潮防自燃。
-
电动车禁止室内充电,避免飞线充电。
-
三、公共与场所安全
-
遵守消防规定
-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留意安全出口和疏散标识。
-
“九小场所”需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保持通道畅通。
-
-
应急准备
-
熟悉火灾报警电话(119),掌握初期灭火方法(如燃气罐用湿布捂盖)。
-
医院等场所需设置火灾手动报警按钮,组织有序疏散。
-
四、日常防护习惯
-
习惯养成
-
烟蒂需完全掐灭后丢弃,避免乱扔烟头。
-
外出关闭电器总闸,减少火灾隐患。
-
-
儿童教育
-
教导孩子不玩火,将火柴、打火机存放在安全处。
-
通过绘本、演练等方式培养火灾逃生意识。
-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