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对口援疆伊犁州通过“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基础设施升级和师资力量强化三大核心举措,显著提升了当地教育环境。关键亮点包括:建成全疆一流软硬件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100%的“江苏班”、职业教育全国大赛“零突破”,以及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
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江苏累计投入超12亿元援疆资金,新建或改扩建奎屯市第二高级中学宿舍楼、新源县第六中学等13所学校,新增校舍5.6万平方米,解决4000余名学生入学问题。标准化考场、智慧教育云平台等配套落地,让伊犁学生享受与江苏同等的教学环境。 -
“苏式教育”模式深度嫁接
创新“名校长+管理层+骨干教师”组团援疆,454名江苏教师(含251名高级职称)全面接管伊宁县二中等13所学校,推广南通“三学课堂”等教学模式。伊宁县二中“南通班”、霍城江苏中学“江阴班”连续三年本科上线率100%,被誉為“家门口的南通中学”。 -
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38所江苏职业院校对口帮扶伊犁职校,推动“校包系”“多帮一”合作。伊犁丝路职业学院(筹备)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等3项国家级荣誉,填补新疆空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落地,88个专业合作项目助力本地技能人才培养。 -
长效师资培养机制
通过“青蓝结对”“五个一”帮带机制,276名援疆教师与本地教师结对,培训145.2万人次。柔性引进50余名江苏教师送教,选派伊犁教师赴苏集训,形成“理论+实训+生产”一体化教学体系。
江苏教育援疆以“伊犁所需,江苏所能”为原则,从“输血”到“造血”,构建了全链条提升路径。未来将持续深化“苏韵伊情”品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边疆纵深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