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对口援疆工作在教育领域成效显著,尤其是对新疆伊犁的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涵盖职业教育、高校建设和教师培养等多个方面,助力伊犁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援疆职业教育的突破
江苏通过“组团式”援疆模式,推动伊犁职业教育发展。目前,江苏有38所高水平职业院校与伊犁州直属职业院校和县级职教中心结对帮扶,形成“校包系”“多帮一”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师资力量,还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例如,苏伊两地院校共同开展88项专业合作,建立13项自治区级建设项目,并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实现新突破。
二、高校对口支援的深化
江苏高校积极参与援疆工作,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8所高校对口支援伊犁师范大学,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师资等方式,推动伊犁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2023年,伊犁师范大学举办了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进一步深化了教育协作。
三、教师培养的精准帮扶
江苏援疆教师团队通过开设“江苏援疆教育大讲堂”、远程教育直播平台等方式,将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到伊犁。例如,江苏援疆教师团队在克州二中增设早读课,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通过“送教上门”和“异地培训”等方式,帮助当地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
四、援疆模式的创新
江苏创新援疆模式,注重“造血式”帮扶。例如,在“苏韵伊情”教育援疆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江苏高校与伊犁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学科建设、师资培养、产教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种精准帮扶模式有效提升了伊犁教育的内生动力。
总结
江苏对口援疆工作在教育领域成效显著,通过职业教育、高校建设和教师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不仅提升了伊犁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江苏将继续深化援疆模式,为伊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