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3团驻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皮恰克松地镇,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是兵团屯垦戍边的重要战略支点。关键亮点包括:多民族聚居区、南疆交通枢纽、农业与工业并重的综合性团场,并因金胡杨镇别称被誉为“三师东大门”。
-
地理位置与行政归属
53团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团部驻皮恰克松地镇(维吾尔语意为“刀子折断的地方”),东距阿克苏市180公里,西距图木舒克市56公里,紧邻巴楚县。其辖区横跨突来买提河,分为北岸皮恰克松地片区和南岸库木鲁克片区,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海拔1,075-1,087米。 -
历史与使命
成立于1969年的53团,前身源自八路军三五九旅,继承“屯垦戍边”传统,通过开荒造田将戈壁变为绿洲。现为多民族融合的团场(少数民族占比66.7%),兼具“军、政、企”职能,是维护边疆稳定的中坚力量。 -
经济与生态特色
以棉花、林果业为主导农业,同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与建材工业。辖区内有原始胡杨林和红柳灌木丛,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兼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角色。 -
城镇化与社会服务
团部已建成现代化小城镇,拥有四通八达的柏油公路、程控通信网络和全覆盖有线电视。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完善,并设有乡村振兴科研基地(2023年挂牌),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结:53团凭借其战略位置、多元文化及产城融合模式,成为南疆发展的缩影。如需进一步了解其风土人情或具体规划,可查阅当地最新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