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第一师18团位于黑龙江省集贤县,具体信息如下:
-
行政归属
18团属于红兴隆农垦分局管辖,是兵团第一师下辖的11个团之一。
-
地理位置
该团驻地位于黑龙江省集贤县,属于红兴隆农垦系统。
-
农场关联
18团对应友谊农场,是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兵团第一师18团位于黑龙江省集贤县,具体信息如下:
行政归属
18团属于红兴隆农垦分局管辖,是兵团第一师下辖的11个团之一。
地理位置
该团驻地位于黑龙江省集贤县,属于红兴隆农垦系统。
农场关联
18团对应友谊农场,是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新疆第一师七团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 ,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貌而闻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方。 新疆第一师七团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棉花、瓜果等农作物的生长。七团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以优质的长绒棉和香甜的哈密瓜而闻名。
新疆农二师29团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具体位置如下: 地理位置 地处天山南麓支脉秋力塔格山下,东距库尔勒市约40-50公里,西邻塔里木油田,交通便利。 行政归属 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前身为1947年成立的渤海军区教导旅第三团,1969年正式更名。 区域地位 是西部大开发东联西进的桥头堡,南疆重要物资集散地,第二师铁门关市主城区所在地。 交通线路 土河高速314国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1团(简称41团)是兵团在南疆的重要农业和维稳力量,以棉花种植、特色林果业和戍边职能为核心 ,兼具现代化农业示范与民族团结促进作用 。其辖区位于喀什地区疏附县,总人口约1.2万,2023年GDP达8.3亿元。 核心职能与特色 农业现代化标杆 41团拥有5万亩高效节水棉田,机采棉普及率超90%,年产量突破1.5万吨;红枣、核桃等林果种植面积2.2万亩
第三师四十五团位于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境内 。 地理位置 天山南麓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 。 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之间 ,属于叶尔羌河下游冲积平原区 。 海拔高度1136-1163米 ,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20公里。 气候条件 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 ,年积温高,日照时数多,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 年积温4997.2℃ ,无霜期213天 ,最长可达233天,最短204天。
新疆第三师46团位于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东南部,具体信息如下: 地理位置 地处天山南麓、叶尔羌河畔、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毗邻麦莎高速,地理坐标为东经77°38′-77°53′,北纬38°40′-38°53′。 行政归属 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前身为1966年成立的农三师前进四场,1976年划归麦盖提县管辖后更名为其克里克农场。 交通与自然环境 交通便利
新疆第三师41团(草湖镇)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发展势头强劲。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经济发展 新能源产业崛起 2022年广东援疆项目落地,光伏支架生产线及储能设备项目投产,年产值约26亿元,形成以新能源为核心的产业链,助力新疆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 产业多元化发展 除新能源外,团场还发展城郊经济,涵盖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养殖(如龙虾、马鹿)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3团驻地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皮恰克松地镇 ,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是兵团屯垦戍边的重要战略支点。关键亮点 包括:多民族聚居区 、南疆交通枢纽 、农业与工业并重 的综合性团场,并因金胡杨镇别称被誉为“三师东大门”。 地理位置与行政归属 53团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
第三师54团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具体位置如下: 行政归属 第三师54团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是该市下辖的团场之一。 地理位置 54团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绿洲,北接天山,西连帕米尔高原,南依喀喇昆仑山脉,东靠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团部东至产业大道、西至屯城路,周边有油莎豆种植基地及基础设施项目。 区域发展 该团以油莎豆产业为核心,形成从种植到加工(豆油、面粉
新疆兵团一师11团位于天山支脉喀拉铁克山南麓,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距阿拉尔市约40公里,是“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和“塔南中心镇”。 其团部驻花桥镇,地处阿塔公路与217国道交汇处,兼具农业优势与文旅资源,以棉花、林果、沙漠旅游为核心特色。 地理与交通 11团东西长16.3公里,南北宽10公里,土地资源丰富。作为阿拉尔市“半小时经济圈”节点,阿沙公路、塔中公路穿境而过
新疆第三师五十三团位于图木舒克市,是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显著的农业优势。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节点,五十三团距离图木舒克唐王城机场仅30余公里,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地理位置与行政归属 五十三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具体位置在叶尔羌河下游和古喀什噶尔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其东侧靠近阿克苏市,西侧接近图木舒克市
新疆兵团第一师六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具体信息如下: 地理位置 该团场地处天山南麓台兰河冲积扇中下部,属台兰河支流马勒河及黑孜河流域,北与阿克苏市相连,南与喀拉塔勒镇相邻,东与温宿县古勒瓦提乡、克孜勒镇毗邻。 行政归属 自2012年12月起,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农一师六团”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六团”,2016年1月成立阿拉尔市双城镇人民政府,实行“团镇合一”管理体制。
新疆农一师六团马玉忠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六团的优秀职工代表,以 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和 模范带头作用闻名,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技术创新 马玉忠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包括高效节水灌溉、科学施肥和机械化种植,显著提升了棉花等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成为六团农业现代化的标杆。 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兵团职工,他通过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帮助周边农户掌握先进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