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一师三团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是天山南麓洪积平原与叶尔羌河、喀什葛尔河冲积三角洲下游的重要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40°22′30″,东经80°03′45″,海拔1049米,距阿克苏市132千米,距阿拉尔市134千米,距图木舒克市114千米,行政区域面积492.14平方千米。
1. 历史沿革
农一师三团始建于1956年3月12日,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胜利二场。其历史可追溯至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后经多次建制调整,于1969年更名为农一师三团。1982年恢复农一师三团建制,2020年正式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
2. 经济与农业发展
农一师三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为主,兼具生态保护和屯垦戍边功能。2005年,三团实现生产总值2.588亿元,较“九五”末增长2倍,资产总额达5.8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至79%,人均收入达7300元。
在农业方面,三团积极推动高效农业发展,实施了15万亩棉田滴灌工程,完善了农田基础设施。近年来,三团还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建和改建高标准农田,推广高效种植模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3. 人力资源与教育
三团现有干部职工5121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05人,占职工总数的4%,大专学历705人,占13.8%。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39人,占职工总数的12.5%。三团注重人才培养,通过技术等级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职工素质。
4.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三团地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2793.4小时,昼夜温差大,适宜棉花、干果等作物种植。水资源主要来自天山雪融水,年均引水量达1.5亿立方米,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保障。
总结
农一师三团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团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扎实的农业基础,不仅在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三团将继续致力于农业高效发展和生态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