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一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的14个师之一,行政级别为地厅级,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师部驻阿拉尔市,辖17个团镇乡,总人口约50万人。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和八路军三五九旅,以“屯垦戍边”为核心职能,兼具党政军企多重属性,是新疆重要的经济、维稳和生态建设力量。
-
历史沿革与红色基因
兵团一师的历史可追溯至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六军团,抗日战争中改编为八路军三五九旅,参与南泥湾大生产。1949年随王震将军进疆,1953年整编为农业建设第一师,2013年更名为现名。其“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红色精神至今仍是核心文化符号。 -
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
一师与阿拉尔市实行“师市合一”,下辖16个团场(如金银川镇、新井子镇等)和1个维吾尔族牧业乡,总面积6931平方公里。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采用军队番号命名。师部设师长、政委双主官,司法、经济等事务受中央和自治区双重管理,GDP单独核算。 -
地理与经济特色
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属极端干旱气候,依托塔里木河发展现代农业,拥有6座水库和1353眼机电井。2023年GDP超300亿元,以棉花、林果业为主,培育了青松建化、新农开发等上市公司,并依托阿拉尔机场和铁路发展物流业。 -
社会职能与多元文化
一师承担着戍边维稳、民族团结、生态保护等任务,辖区含汉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人口。设有三级公检法机构,民兵武装是新疆维稳重要力量。旅游资源包括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千佛洞等,兼具戍边文化与丝路风情。
作为“军垦第一师”,其发展历程是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的缩影,未来将继续在乡村振兴、边疆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