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题壁》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于狱中所作,全诗通过典故与壮志结合,表达了以下核心思想情感:
-
对变法领袖的牵挂与祝福
诗中“望门投止思张俭”借东汉名臣张俭典故,表达对康有为、梁启超等出逃变法领袖的牵挂,希望他们能像张俭一样得到保护;“忍死须臾待杜根”则寄望于杜根般的人物能忍辱待时,完成变法大业。
-
对顽固势力的蔑视与坚定信念
通过张俭、杜根的典故,揭露顽固派的狠毒与短视,同时强调“去者留者肝胆相照”,表达对维新派理想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末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夸张的意象,展现作者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决心,将个人牺牲与民族救亡紧密相连,体现崇高理想主义精神。
-
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诗中既包含对变法失败的悲愤,又蕴含对未来胜利的坚定信心,通过“昆仑山”的比喻,将个人壮志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以典故为载体,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交织,展现了谭嗣同作为维新派领袖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表达改革决心的经典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