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下辖的现代化国有农场,以棉花高产和优质水果种植闻名,兼具屯垦戍边与经济发展双重职能。 该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规模化农业基地,是全国农垦系统的标杆之一。
-
地理与气候优势
四十五团位于天山南麓的叶尔羌河冲积平原,海拔1136—1163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棉花、红枣、苹果等作物生长。团场耕地面积约20万—30万亩,依托叶尔羌河与前进水库实现灌溉,农业条件优越。 -
历史与人口结构
成立于1966年,由前进五场、六场等合并组建,后吸纳四十三团成为中心团场。现有常住人口约3.1万,含汉、维吾尔等8个民族,汉族占比72%。团部驻博塔依拉克镇,交通便利,麦盖提至巴楚公路贯穿全境。 -
经济与产业特色
以棉花为主导产业,2022年籽棉总产超8万吨,单产创历史新高;同时发展红枣、红富士苹果等特色林果业,是兵团优质水果出口基地。团场还拥有轧花厂、油脂厂等加工设施,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 -
社会与荣誉成就
作为兵团一类团场,四十五团拥有学校、二甲医院等完善设施,先后获“全国文明村镇”“兵团现代农业示范团场”等称号,职均收入逐年增长,2022年达3.1万元,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成果。
四十五团通过规模化农业、多元产业布局和生态治理,展现了边疆团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促进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