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3师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军部队,其历史可追溯至1931年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73师,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传承力量。该师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敢打硬仗著称,和平时期参与国家建设与抢险救灾,展现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鲜明特质。
73师的前身是1931年10月成立于安徽金寨的红25军73师,后整编为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之一。长征中,该师突破围剿、转战陕甘,1936年参与会宁会师。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在陈赓指挥下屡立战功。解放战争中,作为第13军37师参加上党、淮海、渡江等战役,1949年后驻防西南。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师再显英雄本色。2008年汶川地震时,作为首支进入震中映秀镇的部队,创造了“铁血救援”的奇迹。
2017年军队改革中,以原37师为基础组建第73集团军,隶属东部战区陆军,延续了“济南第二团”“强军精武红四连”等荣誉单位的红色基因。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还存在另一支73师——1969年南京军区为应对边境危机组建的陆军第73师,主要承担安徽霍邱城西湖军垦任务,10年间开垦良田14万亩,生产粮食9亿斤,成为军垦事业的典范。
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还是和平时期的建设奉献,73师的历史始终印证着人民军队的初心与使命。其番号更迭与职能转变,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