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的主力师之一,曾参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并在引滦入津工程中创下提前两年完工的奇迹,被誉为“基建铁军”。该师历经两次组建与撤编,最终血脉融入海军工程部队及武警系统,其历史贯穿了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的辉煌篇章。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1纵队第3旅改编为第66军198师,下辖592、593、594团,成为解放战争后期攻坚主力。抗美援朝期间,该师在五音山阻击战中死守阵地,击退美军数百次进攻;1951年回国后驻防天津,1961年首次撤编时,师机关转隶海军成立舰艇研究院。1969年,工程兵第5工区重组为第二个198师,1981年承担引滦入津工程,以“牺牲奉献”精神提前通水,获中央军委嘉奖。1985年随66军撤编后,部分单位转隶武警天津总队,其余融入海军工程学院及基建工程兵体系。
分点论述:
- 战功赫赫:解放战争期间参与平津、太原等战役,开国大典中198师炮兵团负责礼炮鸣放;抗美援朝时以一师之力毙伤俘敌1500余人。
- 双重血脉:第一个198师(1949-1961)以炮兵、装甲兵为主,第二个198师(1969-1985)由工程兵改编,凸显从作战向建设的转型。
- 基建标杆:引滦入津工程中,官兵用鲜血打通燕山输水隧道,终结天津“自来水腌咸菜”的历史,成为军民融合典范。
198师的番号虽已消失,但其“人在阵地在”的战斗精神与“引滦精神”仍通过海军、武警等部队延续,堪称解放军历史上兼具战功与建设功勋的特殊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