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36团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是兵团系统内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团场。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信息:
一、地理位置
-
区域定位 :地处玛纳斯河下游小拐镇,与克拉玛依市毗邻,东距石河子市150公里,北距克拉玛依市50公里。
-
行政区划 :全团土地确权面积29.11万亩,下辖13个农业连队(含3个居住区连队、10个作业点连队)及1个社区,团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
二、人口与经济
-
人口数据 :2021年总人口11178人,户籍人口10735人。
-
经济结构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涵盖棉花加工(占农业种植面积70%)、砖厂(年产8500万块红砖,占克拉玛依市70%市场)等产业。2015年经济收入达2.8亿元,居全国最大光伏发电单体生产基地。
-
发展成就 :2016年获“全国无邪教示范团场”称号,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
三、历史沿革
-
前身与成立 :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1956年改编为农七师小拐农场,1982年划归农八师后改称136团。
-
重要节点 :兵团第一块棉田及最早军垦礼堂均位于此,是兵团棉花种植的发源地,有“兵团种棉花、小拐第一家”之称。
四、社会建设
-
基础设施 :近年来投资上千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镇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善。
-
生态与民生 :通过退地减水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年节约燃煤40多万吨。
五、荣誉与未来
-
荣誉体系 :连续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无邪教示范团场”等称号。
-
发展规划 :依托光热资源优势,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近年吸引25亿元投资。
以上信息综合了兵团官网、政府公开资料及权威平台数据,涵盖地理、经济、历史、社会等多维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