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防火安全主题班会需重点涵盖消防知识科普、隐患自查方法、应急逃生技能及互动演练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师生消防安全意识,降低校园火灾风险。
一、消防基础知识普及
- 火灾成因:讲解电器短路、明火未熄、易燃物堆积等常见诱因,强调日常防范要点。
- 灭火器使用:介绍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适用场景,演示“提、拔、握、压”操作口诀。
- 报警流程:明确火警电话(119)拨打要点,包括地址、火势及人员受困情况等信息。
二、隐患自查与预防措施
- 教室与宿舍检查:排查插线板过载、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
- 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学品存放,强化通风与防火设备检查标准。
- 日常习惯养成:禁止乱丢烟头、纸张靠近热源等行为,倡导“人走电断”原则。
三、应急逃生技能实操
- 逃生路线规划:带领学生熟悉楼层平面图,明确安全出口与逃生标识位置。
- 模拟演练:组织低姿捂口鼻、湿毛巾防烟、缓降器使用等场景化训练。
- 互助逃生原则:强调不推挤、不折返、协助行动不便者的集体逃生意识。
四、案例分析与互动问答
- 典型火灾案例:结合校园、家庭火灾视频,剖析事故责任与后果。
- 分组讨论:设置“电路老化如何处理”“油锅起火应对步骤”等开放式问题。
- 知识竞答:通过积分制问答巩固灭火器分类、逃生禁忌等知识点。
定期开展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是构建平安校园的关键环节,建议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系统化培训,同步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师生人人掌握“会预防、能逃生、懂救援”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