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储备清单一览表是家庭或机构应对突发灾害的关键工具,核心需包含基础生存物资、医疗急救用品、特殊需求物品三大类,并确保定期检查更新、分类存放、适应不同场景。
一、基础生存物资
- 饮用水与食品:每人每天至少储备3升饮用水,储存3天以上的量;选择保质期长、易储存的食品,如压缩饼干、罐头、能量棒。
- 保暖与照明:备用毛毯、衣物应对低温环境;手电筒、蜡烛、防风打火机满足夜间照明需求。
- 通讯工具:备用充电宝、手摇发电收音机(支持紧急广播接收)。
二、医疗与卫生用品
- 急救包:包含创可贴、纱布、消毒棉签、止血带、体温计等基础医疗物资。
- 常用药品:退烧药、止泻药、抗过敏药及慢性病患者专用药物(需定期更换)。
- 卫生防护:口罩、手套、免洗洗手液、湿巾等,防止感染或污染。
三、特殊需求物品
- 针对婴幼儿与老人:奶粉、尿布、老人常用药品及辅助设备(如助听器电池)。
- 宠物用品:宠物粮、牵引绳、便携水碗。
- 重要文件备份:身份证、保险单、银行卡复印件等密封存放,或扫描至云端。
四、存放与维护要点
- 分类标记:按用途分区存放,标注有效期及使用方法。
- 定期检查:每3个月检查一次,更换过期或损坏物品。
- 便捷取用:将应急包放置于逃生路线附近,确保紧急情况快速携带。
未雨绸缪是应对风险的核心原则。根据家庭人数、地域风险(如地震、台风高发区)调整清单内容,并开展定期演练,确保每位成员熟悉物资位置及应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