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持续下滑,已有超2500万人选择弃缴,其中年轻人占比最高,农村家庭因缴费压力大成为断缴“主力军”。
城乡居民医保断缴现象正在加剧,不仅是因为费用逐年上涨——从2003年的每人每年10元涨至2025年的400元,涨幅高达40倍,更因农村家庭收入增长远低于缴费增速,年均收入3万元以下的家庭普遍感到压力。部分地区医保参保人数逐年下降,2019至2023年间减少人数甚至超过职工医保新增人数。年轻人因健康状况良好、异地报销麻烦或认为医保“用不上”而放弃参保,农村家庭则因“一人生病全家负担”难以承受多人参保费用。
尽管医保基金依赖参保群体支撑,但断缴现象可能威胁制度可持续性。为应对危机,国家出台新政策,对连续参保满4年者提升大病保险额度,并设置断缴“等待期”限制投机行为,同时免除五保户、高龄老人等四类人群的参保费用。部分群众仍反映医保报销范围有限、基层宣传不足,导致参保积极性低迷,甚至出现“选择性缴费”现象——仅给慢性病患者参保,青壮年则放弃保障。
城乡居民医保作为基本医疗保障,其覆盖范围直接影响社会医疗公平。若参保人数持续下滑,可能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政策需进一步优化报销机制、减轻缴费压力,并扩大宣传覆盖面,以提升公众参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