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四师七十五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团场之一,位于昭苏高原西南角,以高寒山区农业**、绿色工业发展和边疆多民族聚居为特色**。这里土地肥沃,盛产小麦、油菜籽等优质农产品,同时依托亚麻、马铃薯加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被誉为“高原明珠”。
-
地理与气候特点
七十五团地处昭苏盆地西南部,海拔1720—1862米,属高寒半湿润气候,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耐寒作物,如小麦、油菜和马铃薯,成为伊犁地区重要粮油生产基地。 -
历史沿革与经济转型
成立于1959年的七十五团,前身为红旗一场,2013年更名为第四师七十五团。从传统农业转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工业产值显著增长,如亚麻加工和马铃薯淀粉生产,形成“绿色工业”模式。 -
产业与资源优势
团场以机械化农业为主,拥有水电站、面粉厂等乡镇企业,并引进企业开发麻屑胶合板、薯渣饲料等循环经济项目。当地还产出红皮大蒜、啤酒大麦等特色农产品。 -
人才与边疆建设
为应对高寒偏远的环境,团场实施“人才强团”战略,通过政策优待和情感关怀吸引大学生扎根,推动教育、科技等领域发展,助力边疆稳定与繁荣。
作为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七十五团不仅承载着屯垦戍边的使命,更通过生态与产业融合,展现了现代化团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