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四师六十四团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部,属于霍城县管辖。具体信息如下:
-
行政归属
农四师六十四团现划归可克达拉市(原霍城县),其前身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可克达拉农场,1969年正式更名。
-
地理位置
该团场地处霍城县西部,由平原农区与山区草场组成,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8.37千公顷。
-
其他关联信息
农四师六十四团还涉及农业调整(如发展特色农业)和工业生产(如加工厂)等,但地理位置始终以霍城县为基准。
农四师六十四团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部,属于霍城县管辖。具体信息如下:
行政归属
农四师六十四团现划归可克达拉市(原霍城县),其前身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可克达拉农场,1969年正式更名。
地理位置
该团场地处霍城县西部,由平原农区与山区草场组成,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8.37千公顷。
其他关联信息
农四师六十四团还涉及农业调整(如发展特色农业)和工业生产(如加工厂)等,但地理位置始终以霍城县为基准。
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西郊和南郊,管理区域东至吐鲁番市,西与昌吉市隔河相望,南入和静县、托克逊县境内,北与乌鲁木齐县安宁渠乡、种苗场相连。 地理位置 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腹心区域,横跨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巴音郭楼、和田五地州。 行政区划 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下辖7个农牧团场
乌鲁木齐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具体分布如下: 地理位置 师部驻地乌鲁木齐市,辖区横跨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市三地州,东至吐鲁番市,西与昌吉市隔河相望,南入和静县、托克逊县境内,北与乌鲁木齐县安宁渠乡、种苗场相连。 行政划分 全师下辖8个农牧团场(含代管47团),并设有6个市场、9个集团公司、1家上市公司及4个园区。 区域地位 作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鲁木齐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具体分布如下: 地理位置 师部驻地乌鲁木齐市,辖区横跨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市三地州,东至吐鲁番市,西与昌吉市隔河相望,南入和静县、托克逊县境内,北与乌鲁木齐县安宁渠乡、种苗场相连。 行政划分 全师下辖8个农牧团场(含代管47团),并设有6个市场、9个集团公司、1家上市公司及4个园区。 区域地位 作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位于乌鲁木齐市 ,其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团场环绕乌鲁木齐市南、西、北三面,部分区域还紧邻昌吉回族自治州。 1. 兵团十二师的地理位置 兵团十二师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东南部,与乌鲁木齐市紧密相连。其团部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山路,行政区划隶属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这一位置不仅便于融入乌鲁木齐市的整体发展布局,还使其成为乌鲁木齐市实施城市西进战略的重要区域。 2.
兵团第十二师104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的重要团场之一,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以农业为基础、多元产业协同发展,兼具戍边维稳与现代化城镇建设功能。 该团场凭借区位优势、特色农业和军民融合特色,成为兵团改革发展的典型代表。 地理位置与战略地位 104团地处天山北麓冲积平原,紧邻乌鲁木齐市区,交通网络发达。作为兵团"师市合一"改革试点区域,承担着城市服务、生态屏障和戍边固防多重使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公安局的行政级别为 师市级 ,具体说明如下: 行政级别定位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行政架构,师公安局通常对应师市级行政单位。兵团实行三级建制(兵团局、师局、垦区局),其中师局(如第十二师公安局)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属于师市级机构。 职能与管辖范围 第十二师公安局作为师市级机关,承担辖区内的治安管理、户籍管理、刑事侦查等职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领导班子成员信息如下(截至2025年4月): 党委书记、政委 郝建民 (2024年3月至今) 党委副书记、师长 侯国俊 (2021年5月至今) 党委副书记、副政委(援疆) 王栋 (2021年5月至今) 其他常委成员 周磊 (2021年5月至今) 梁建兵 (2021年5月至今) 其他重要职务 鄂宏达 :曾于2024年12月短暂担任党委书记、政委,后由郝建民接任
中国军队标准编制中,一个排约30人,一个连约120人,一个营约500人,一个团约1500人,一个师约1万人 。具体人数因兵种、任务和编制调整略有差异,但“三三制”原则是基础框架。 排级单位 :由3个班组成,每班8-10人,加上排部人员,总人数约30人,是战术执行的最小单元。 连级单位 :包含3个排及连部(炊事班、通信员等),约120人,承担独立作战任务,如步兵连、坦克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