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年通常持续15至22天,但法定节假日为4天(2025年起调整为除夕至初三)。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小年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涵盖祭灶、扫尘、守岁、拜年等丰富习俗,而现代法定假期则聚焦于除夕至初七的8天调休安排(含4天法定假日)。
-
传统时长:15至22天的文化周期
民间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灶或腊八节启动,延续至正月十五,包含小年、除夕、初一、破五、元宵等节点。例如,北方“腊月三十团年”与南方“正月十五闹花灯”均属春节范畴,体现地域差异与民俗延续性。 -
法定假期:4天核心+8天调休
2025年新规明确春节法定假日为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共4天,通过调休形成8天长假(1月28日至2月4日)。此举平衡传统需求与现代工作节奏,如“破五”送穷等习俗仍可在假期内完成。 -
关键日子的习俗浓缩
- 除夕至初一:年夜饭、守岁、拜神祭祖、压岁钱,象征辞旧迎新。
- 初五破五:北方吃饺子“送穷”,南方迎财神,标志禁忌解除。
- 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为春节画上句号,部分地区仍视为年俗一部分。
提示:春节的实际庆祝时长因家庭习惯或地方文化而异,建议提前规划行程,兼顾传统仪式与假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