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奖学金绝对不可以造假,一旦被发现将面临严重后果,包括取消评奖资格、撤销已得奖学金、给予校级处分甚至影响未来考公考编等。
- 评奖规则严格且全面
- 大学奖学金种类多样,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二、三等奖学金以及企业奖学金等。评定规则复杂,不是单纯看成绩。除了学业成绩,综合成绩很重要,像参加各类比赛获奖经历和证书是重要加分项。而且部分学校采用投票评议方式,人际关系也会在评定中有一定影响,志愿时长和活动次数在条件相近时也起关键作用。但这一切都要基于真实的前提,不能通过造假来获取优势。
- 造假行为易被发现
- 奖学金评选材料要经过班级公示,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加分明细,如果有四六级证书造假等明显行为,同学会举报。一些校外证书作假虽然同学可能不知道,但学校可能抽查,如联系当地街道确认活动证书真实性,而且学院教学科对考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备案的数据可以导出,一查就清楚。
- 造假后果严重
- 如果被发现伪造材料,会取消本年度所有奖学金参评资格,若已获得奖学金则会被撤销并追回。还会给予校级处分,情节严重者根据相关规定给予更严厉的纪律处分。在一些高校,校级处分可能会放进档案,影响考公考编等未来发展。一旦造假行为被曝光,个人声誉也会受到极大损害,失去他人的信任,这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 诚信是基本准则
- 在大学中,诚信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奖学金是为了表彰优秀、激励学生进步而设立的,通过造假手段获取是对其他努力学生的不公平,也违背了奖学金设立的初衷。大学生应该凭借自己的真实能力和努力去争取奖学金,通过正当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学业和未来的发展中真正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