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历经多民族融合与朝代更迭,现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
古称与行政区划沿革
哈密市古称昆莫、昆吾、伊州、伊吾、哈密卫,汉代设伊吾卢,东汉置宜禾都尉,北魏置伊吾郡,隋唐时期设西伊州(后改为伊州),元代称哈密力,明设哈密卫,清升为直隶厅,1961年改为地级市。
-
丝绸之路与军事要塞
自汉代起,哈密是张骞通西域必经要塞,为经营西域的前哨。汉、唐、明时期均在此设立军事机构,如伊吾司马、西伊州等,兼具军事防御与经济枢纽功能。
-
多民族融合与文化遗址
哈密历史上居住过匈奴、突厥、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哈密回王府(1705年建)是新疆规模最大、风格独特的宫廷建筑群,融合多民族建筑特色。
-
现代发展与地理地位
1949年后成为新疆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尤其以能源产业著称。哈密市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素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之称,现辖2镇21乡3个街道,总面积14.21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