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12个地市州,通过资金、产业、人才等全方位帮扶,显著提升当地经济、民生和民族团结水平,形成“一省援一市”的精准协作模式。
-
经济领域
援疆省市结合新疆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如广东在喀什建设光伏项目、上海援建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人才。北京支持和田发展棉纺织和航天育种,福建推动昌吉州现代农业园区合作,带动就业和产业升级。 -
民生改善
教育医疗是重点,北京、江苏等地通过“组团式”支教支医提升服务水平。广东援疆医疗队创新多学科协作机制,福建援疆医生在昌吉州开展技术培训,门诊量增长20%。援疆资金还用于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
人才与文化交流
各省市选派干部、技术专家驻疆,同时组织新疆干部赴内地挂职。北京开展“我在北京有个家”助学活动,促进民族情感交融。吉林与新疆共建冰雪经济试验区,推动文旅合作。 -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援疆项目优先保障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天津帮扶和田三县脱贫,河南在哈密推动零碳科技产业。各省市通过产业合作、文化交流增强国家认同,如湖南援建吐鲁番文旅设施。
对口援疆不仅是政策协作,更体现全国一盘棋的共同体意识,未来将持续深化产业“造血”功能,助力新疆成为向西开放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