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编号对照表是用于快速识别和分类危险品的重要工具,其中包含联合国编号(UN编号)、危险品类别及危险性说明等内容。以下是危险品编号对照表的关键信息和使用方法:
1. 危险品编号规则
危险品编号由联合国统一规定,通常以“UN”开头,后接四位数编号,用于明确危险品的种类和危险性。例如:
- UN 1000:易燃气体,如丁烷;
- UN 1202:易燃液体,如汽油;
- UN 2911:有毒品,如氰化物。
2. 危险品类别及危险性
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25),危险品分为九大类,包括:
- 第1类:爆炸品;
- 第2类:气体;
- 第3类:易燃液体;
- 第4类: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 第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 第7类:放射性物质;
- 第8类:腐蚀性物质;
- 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每类危险品的具体编号和危险性说明可通过对照表查询。
3. 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危险品编号对照表广泛应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经营等环节。使用时需注意:
- 确保编号与实际货物一致;
-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根据危险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 最新法规动态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25)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25),我国危险货物管理标准已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对危险品的分类、编号规则和危险性判定进行了更新,与国际规范接轨。
总结
危险品编号对照表是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掌握其编号规则、类别划分及危险性说明,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和运输。需密切关注最新法规动态,确保合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