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顺序遵循严格的批次和志愿优先级,核心流程为:强基计划→提前批(含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普通批,各批次内部按分数优先或志愿优先原则投档。 录取时高分考生优先检索,同分者按单科成绩排序;强基计划锁档一旦录取即终止后续批次资格,而提前批未录取不影响普通批机会。
- 强基计划最先录取:39所顶尖院校在高考成绩公布前完成校测和录取,考生一旦被录取则自动放弃其他批次资格,未被录取则正常进入后续流程。
- 提前批特殊类型招生:包括军校、公安、公费师范生、综合评价等,需通过政治审核或面试。部分省份实行顺序志愿(第一志愿至关重要),而平行志愿省份则按分数优先投档。
- 普通批平行志愿规则:绝大多数省份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模式,考生按总分排序后依次检索志愿,每个批次仅一次投档机会,退档后需等待征集志愿。
- 同分排序与专业要求:总分相文科按语文、外语、数学顺序比较,理科优先比较数学;部分专业对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或身体条件有硬性要求。
- 征集志愿补录:各批次录取结束后,未招满的院校开放征集志愿,通常允许降分投档,但热门专业可能分数反升。
提示:考生需根据自身分数和兴趣梯度填报志愿,强基和提前批增加录取机会但需权衡锁档风险,普通批合理设置“冲稳保”志愿以避免滑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