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央企亏损排名显示,房地产、钢铁等传统行业成为重灾区,其中金融街控股以111亿元亏损位居榜首,华侨城、首开股份紧随其后,亏损额均超80亿元。 这一现象反映出经济结构调整中传统行业的阵痛,尤其是地产行业受政策调控和市场下行双重挤压,部分央企因历史包袱重、转型滞后陷入困境。
从行业分布看,亏损央企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如金融街控股、华侨城、首开股份等,因资产减值、销售疲软导致巨额亏损;二是钢铁、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如鞍钢股份、本钢板材亏损均超50亿元,反映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压力;三是部分地方国企如北汽蓝谷、重庆钢铁,受区域经济拖累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亏损央企普遍存在“高负债扩张后遗症”,过度依赖资源垄断而非市场化运营能力,例如金融街控股2024年营收不足200亿却亏损超百亿,暴露出资产周转效率低下问题。
从地域特征分析,北方央企亏损比例显著高于南方,北京国资委旗下企业占据亏损榜前五中的三席(金融街、首开、北辰实业),这与区域经济活力差异相关。文旅、商业地产等非核心业务成为亏损放大器,如华侨城因文旅项目投入周期长、回报慢,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240亿元。
面对亏损困局,部分央企已启动战略收缩,例如中交地产宣布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转向轻资产运营;金融街控股通过出售惠州酒店、天津住宅项目股权加速回血。但长期来看,央企需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率优先”,强化产品力和精细化运营,避免重蹈“高杠杆-高亏损”覆辙。当前市场环境下,央企更应发挥稳定器作用,通过混改、创新孵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而非简单依赖政策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