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志愿助手的录取率预测可信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数据时效性不足
AI系统通常基于固定年份的录取数据生成预测,无法及时反映当年招生计划调整、报考热度变化等因素,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录取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
未考虑专业热度与学校特色
AI仅通过分数和位次筛选院校,无法评估专业实际需求、学校综合实力及考生偏好,可能忽略“冲稳保”策略中的关键因素。
-
存在滑档风险
部分AI工具因未精准匹配考生意向专业或位次,可能增加滑档概率。例如,系统推荐的院校或专业可能并非考生最优选择,但被误认为“合适”。
-
不同机构预测差异显著
同一考生使用不同AI工具,录取率预测可能相差近70%(如29%与99%),主要源于算法参数、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不同。
建议 :AI志愿助手仅作为参考工具,考生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学校招生简章、专业排名、历年录取数据等多渠道综合分析,并制定个性化填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