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重组通常需要停牌,但停牌时间和条件有严格限制。 关键规则包括:仅发行股份支付对价的重组可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破产重整原则上不停牌、交易所可强制复牌滥用停牌行为,具体执行需符合分阶段披露和审慎性原则。
-
停牌触发条件:重组涉及发行股份或定向可转债时,上市公司可申请停牌,且需在首次披露交易标的、对手方等基本信息时同步停牌。其他类型重组(如现金收购)原则上不得停牌。
-
停牌时长限制:
- 常规重组:最长10个交易日,期满需披露预案并复牌,否则必须终止重组。
- 例外情形:涉及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等特殊事项,经批准可延长至25个交易日。
- 控制权变更等事项: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必要时延至5个交易日。
-
信息披露要求:停牌期间需分阶段披露进展,包括签订中介协议、交易方案调整等关键节点,且每周至少公告一次进展,避免信息不对称。
-
监管强化措施:交易所对无故拖延复牌、停牌理由不充分等行为可采取强制复牌、现场检查等措施,并公示频繁停牌公司名单,以约束滥用停牌权利。
总结:上市公司重组停牌以保障公平性和信息透明度为核心,但新规大幅压缩停牌周期,强调“少停、短停、不停”原则。投资者需关注公司披露的停牌事由及进展,理性评估重组风险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