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由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不含I、O、Z、S、V)组成的全国唯一法定身份识别码,覆盖企业、机关、社会组织等各类法人主体,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全覆盖等核心特性。其结构包含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等五部分,是整合税务、工商等多项编码的“多证合一”改革成果。
-
代码构成与含义
18位代码分为五段: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如9代表工商)、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如1为企业)、第3-8位(行政区划码)、第9-17位(组织机构代码)、第18位(校验码)。例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代码为11100000MB0143028R
,首位“1”表示机构编制部门。 -
核心特性与作用
- 唯一性:一个代码对应一个主体,终身不变,注销后仍可追溯。
- 兼容性:融合原组织机构代码、工商注册号等,减少多头管理。
- 全覆盖:新设主体注册时自动赋码,存量主体通过换证逐步过渡。
-
查询与应用场景
可通过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示查询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验证代码真实性,用于政府审批、金融业务等场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企业可通过营业执照获取,个人或机构需通过官方平台核验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