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项目已终止,主要原因是建设资金不足、省市支持未落地,导致原计划合并肥西师范学校建立的合肥校区无法推进。这一变动使该校重返省会的发展战略暂缓,但芜湖主校区仍保持正常运营,并持续聚焦化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优势学科建设。
-
项目背景与规划初衷
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与合肥市政府签约,拟将肥西师范学校并入并建设合肥校区,规划占地334亩,设高等研究院及四个学院,目标学生规模8000人。此举旨在依托省会资源提升学校竞争力,助力“双一流”学科冲刺。 -
终止原因分析
实际推进中,合肥市及安徽省教育厅未按预期提供资金支持,而安师大自身经费紧张(年预算约10亿元),且芜湖弋江新校区尚有未清偿**,无力承担新校区建设成本。多方资金缺位直接导致项目搁置。 -
当前影响与校方动态
合肥校区终止后,学校重心回归芜湖主校区,继续推进智能AI平台、学科优化等工作。化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仍为“双一流”建设核心,但短期内突破难度较大。 -
争议与地方博弈
部分舆论质疑省级资源过度向合肥集中,挤压地级市高校发展空间。安师大案例凸显地方高校扩张中“政策要求与资金落实脱节”的普遍困境。
总结:高校异地校区建设需长期资金与政策保障,单方面规划难以落地。安师大需优先解决内生发展问题,而合肥校区能否重启取决于未来资源调配与区域协同机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