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三年攻坚项目是我国为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而实施的重要专项行动,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深化专项整治、提升科技支撑三大核心举措,系统解决安全生产基础性、源头性问题。该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推动高危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有效筑牢了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一、聚焦责任体系构建
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风险管控纳入绩效考核。推行重点行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对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
二、深化重点领域治理
针对矿山、化工、建筑施工等18个高危行业,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治理。关闭退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小煤矿、危化品企业超1.2万家,完成油气管道、城镇燃气等基础设施安全改造超10万公里。
三、强化科技赋能
推广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全国煤矿已基本实现井下重要作业场所远程监控全覆盖。研发应用防爆机器人、5G+安全巡检等新技术,高危岗位机械化替代率提升至75%。建立全国安全生产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风险"一张图"可视化管控。
当前项目已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建议企业结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持续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用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创新手段,真正实现从"被动应急"到"本质安全"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