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改名的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四类,涵盖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及部分地级市:
-
省会合肥(原名庐州)
合肥原名庐州,因民国时期城市发展停滞、知名度低下,于1947年正式更名为合肥。新名更顺口且蕴含历史底蕴(如三国故地、包青天故里),成为安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徽州改名黄山市
徽州以徽商、徽派建筑闻名,但名称过于笼统。1987年改为黄山市,突出黄山这一标志性景观,同时保留“徽”字以传承文化。
-
池州(建议复名)
池州因缺乏知名景区(如黄山、九华山),被部分观点认为应恢复“徽州”或“池州”旧称,以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旅游吸引力。
-
阜阳(建议复名)
阜阳历史悠久,曾用名颍州、清丘等。近年有呼声建议恢复“颍州”或“阜阳”旧称,以凸显其作为皖北区域中心的历史地位。
说明 :
-
改名成功案例以合肥、黄山市为主,因新名更易传播且与城市特色契合;
-
池州、阜阳的复名建议源于地方文化保护需求,但尚未形成官方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