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灵活就业的最新政策聚焦三大核心:权益保障全面升级、社保参保门槛大幅降低、就业环境持续优化。2025年新政通过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化、全国社保互通、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举措,为2亿灵活就业者筑牢安全网,同时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
劳动关系认定更清晰
最高法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如网约货车司机与企业存在用工事实且受劳动管理支配的,应认定为劳动关系,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工资保障等权益。司法案例强调平台企业需通过商业保险分散风险,职业伤害保障待遇与侵权赔偿可并行主张。 -
社保政策突破性改革
全国31省份取消灵活就业者参保户籍限制,凭居住证即可在工作地参保,缴费基数可选当地社平工资的60%-300%。养老保险缴费比例20%,支持按月/季/年灵活缴纳。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等可申领社保补贴,最高覆盖实际缴费的60%。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进
国务院要求6月底前出台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政策,探索“企业购险+政府支持”机制,覆盖网约配送、快递等高风险职业。部分地区将灵活就业者纳入失业保险,失业期间可由基金代缴医保。 -
创业支持与技能提升
对个体经营者给予税收减免、创业担保**等扶持,社区闲置空间优先提供免费经营场地。动态发布新职业清单,加强针对性培训,符合条件者可申领职业培训补贴。
提示:灵活就业者可通过“电子社保卡”APP线上参保,或咨询12333热线获取属地化细则。政策持续迭代中,建议关注平台企业责任条款与地方补贴申领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