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历史背景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要点:
一、地理位置与名称由来
-
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皖鄂赣三省交界处,长江下游北岸,因境内宝塔河曾是长江故道得名“望江”。
-
治所沿革: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县,历经东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更迭,1988年划归安庆市。
二、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
建制沿革 :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秦朝设九江郡,东晋置大雷戍,宋元时期属淮南路,明清属安庆府。
-
行政区划变迁 :1949年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署,1988年正式划归安庆市。
三、文化典故与历史遗迹
-
成语起源 :“不越雷池一步”典故源于东晋温峤镇守江防时,强调军事戒备。
-
三孝故里 :中华“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王祥卧冰、仲源泣墓三则故事均发生于此。
-
历史遗迹 :明万历年间建望江古城墙(周长626丈),现存部分城墙及孔庙等古迹。
四、自然与人文特色
-
地势呈丘陵岗地平原阶梯状分布,气候亚热带季风,雨量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
民风淳朴,传统民间工艺“望江挑花”被列为国家非遗,形成独特“雷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