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公园是成都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园,以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为核心,融合了古典园林与川西民居特色,拥有全国最多的竹类品种,被誉为“竹的公园”。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唐代文化渊源
公园的核心文化符号是薛涛井与吟诗楼。薛涛曾在此制笺写诗,井水因她取用制笺而得名“薛涛井”,清代重建的吟诗楼则成为文人雅集之地。园内保留的唐代石刻、诗碑等文物,印证了成都作为“诗歌之城”的底蕴。 -
明清园林奠基
明代始建崇丽阁(望江楼),清代扩建为园林。1889年增设濯锦楼、浣笺亭等建筑,形成“楼阁亭台绕古井”的格局。这一时期奠定了公园“以竹为景、以诗为魂”的基调,现存80%的古建筑为清代遗存。 -
近代转型与保护
1953年正式命名为“望江楼公园”,1980年代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通过系统修复古建筑、引种500余种竹类,公园从私家园林转型为集文物保护、生态展示、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公共空间。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望江公园既是成都“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体验川派园林与竹文化的首选地。游览时可重点关注薛涛纪念馆、古建筑群及竹艺景观,感受跨越千年的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