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新增25家A股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或终止上市,主要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股价长期低于1元或重大违法问题,凸显监管层“应退尽退”的严格政策导向。
-
财务类退市主导:主板公司若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创业板/科创板为1亿元)将触发退市。例如*ST立航、ST庚星因2024年营收不足3亿元被警示,而ST东方因连续四年财务造假直接退市。
-
面值退市成主流:70%退市公司因股价连续20日低于1元,如*ST旭蓝、*ST嘉寓市值跌破退市阈值,反映市场对劣质公司的自发淘汰机制。
-
高风险预警名单:金刚光伏、南国置业等公司因净资产为负或营收萎缩被列入观察名单,投资者需警惕“双螺旋”风险(财务恶化+股价下跌)。
-
投资者保护措施:退市整理期涨跌幅放宽至20%,部分公司提供现金选择权(如中航产融)或集体诉讼赔偿(*ST东方赔偿8.2亿元),但流动性下降风险仍需规避。
总结:2025年退市新规加速市场出清,投资者应优先筛查营收、股价及审计报告,避免参与“保壳”炒作,聚焦基本面稳健的行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