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未订立劳动合同需承担以下法律风险及经济责任:
一、双倍工资支付风险
-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工满1个月未签合同需支付2倍工资(第2个月至第12个月)。
-
例外情形 :若员工故意拖延不签合同,企业可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双倍工资。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强制成立
- 法律依据 :用工满1年未签合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失去解约主动权,解除时需支付2倍经济补偿。
三、经济补偿责任
-
支付标准 :员工可单方解除劳动关系,要求支付经济补偿(N倍月工资),企业需举证实际约定(如考勤、工资记录)。
-
商业秘密风险 :未签合同导致保密条款、竞业限制等无法律依据,可能面临商业机密泄露风险。
四、社保与工伤赔偿风险
-
社保补缴 :未缴社保需补缴并加收滞纳金,员工可要求赔偿。
-
工伤赔偿 :未缴工伤保险时,工伤需企业承担全部费用(医疗费、伤残补助等)。
五、行政处罚风险
- 行政责任 :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改正,若造成损害需承担赔偿责任。
六、劳动争议处理劣势
- 证据不足 :无书面合同导致劳动关系认定困难,企业难以证明工资、工时等约定,可能承担不利后果。
总结 :未签劳动合同将使企业面临高额经济赔偿、管理成本增加及法律风险,建议企业规范用工流程,及时签订书面合同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