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目前未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主要原因是学科评估指标未达要求、国家级科研奖项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起步较晚等关键因素制约。作为一所年轻高校,深大在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国际影响力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
学科评估短板明显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深圳大学仅有光学工程1个学科获评B+等级,缺乏A类学科支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仅获得B级评价,与"双一流"高校需多个顶尖学科的要求存在差距。 -
重大科研奖项缺失
近五年深大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等三大奖,而同期入选"双一流"的地方高校如宁波大学,凭借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突破。国家级科研平台的不足也影响评审竞争力。 -
人才梯队建设滞后
截至2023年,深大全职院士仅4人,长江学者、杰青等高端人才数量约为同类"双一流"高校的1/3。虽然近年加大引进力度,但领军人才储备仍需时间积累。 -
政策导向影响评审
"双一流"遴选侧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大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布局较晚。其擅长的电子信息学科面临清华、复旦等高校的激烈竞争。
深圳大学正在实施"3+1"学科攀升计划,重点培育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未来在人工智能、海洋科技等新兴领域或迎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