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内设机构主要包括24个职能司局,涵盖财政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税收监管、国库运作等核心职能,其中办公厅、预算司、税政司、国库司等为关键部门,负责统筹国家财政收支、宏观经济调控及政策落实。
- 办公厅:承担机关日常运转、信息宣传、安全保密及财务管理工作,是财政部的综合协调中枢。
- 政策研究室:研究财税改革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推动中央财经决策部署落地。
- 综合司: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拟订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住房改革资金及彩票、财政票据等非税收入。
- 条法司:起草财政法律法规,审查规范性文件合法性,负责行政复议与普法工作。
- 税政司:主导税收政策制定,提出税种调整建议,管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 关税司:拟定关税政策,参与国际关税谈判,承担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具体工作。
- 预算司:编制中央预决算草案,管理政府债务,统筹转移支付与部门预算标准体系建设。
- 国库司:监督预算执行,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管理政府采购及政府内债发行。
- 经济建设司:负责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预算支出,拟订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 金融司:协调财政与金融政策,管理国有金融资本,拟订政府外债管理制度。
- 科教文化司:统筹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预算,监管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
- 社会保障司:管理医疗卫生、就业等社保支出,审核全国社保基金预决算。
-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拟订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财政政策,支持国家公园建设。
- 农业农村司:落实乡村振兴资金安排,管理水利、气象等涉农预算支出。
- 资产管理司: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推进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
- 监督评价局:检查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与会计信息质量监督。
其他司局如国防司、行政政法司、国际经济关系司等,分别对口特定领域预算管理或国际合作。财政部通过上述机构协同运作,保障国家财政安全高效运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职能,可参考财政部官方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