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治本攻坚实施方案是政府为系统性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而制定的三年行动框架,其核心在于通过“九大行动”“五项提升”等举措,推动安全理念、监管机制、风险防控向事前预防转型,最终实现重大事故动态清零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
聚焦事前预防转型
方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通过科技支撑、工程治理、精准执法等行动,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例如,2024年重点消除隐患存量,2025年建立风险管控长效机制,2026年形成群防群治格局,分阶段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跨越。 -
多维度专项行动
覆盖企业主体责任量化、电气焊作业整治、外包施工监管等关键领域,同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如安全培训覆盖率100%)和全民安全意识,通过“四不”应急演练(不通知、无脚本)等创新手段强化实战能力。 -
长效保障机制
建立清单管理、考核巡查等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责任分工,配套专项财政投入。例如,德州市通过分级分类监管(A/B/C/D四级)和智能化改造(如化工园区风险降级)提升治理精度。 -
数据化目标管理
设定可量化的阶段性指标:2024年隐患整改率100%,2025年重大事故隐患增量遏制,2026年基层治理体系全覆盖,确保行动可评估、可追溯。
提示: 各地需结合产业特点调整方案,避免“一刀切”,企业应主动融入治本攻坚体系,将安全投入转化为长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