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技现代化
到2025年,我国将围绕经济、科技、治理、民生、环境等核心领域,实现以下奋斗目标: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
-
经济增速目标
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通过政策刺激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复苏,重点突破消费需求不足等短期挑战。
-
产业体系升级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推进数字经济“新动能”计划,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科技自立自强
-
创新型国家建设
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
基础研究突破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
-
治理体系完善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
首都功能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提升首都经济质量效益、生态文明水平及民生福祉。
四、民生福祉增进
-
收入与公共服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
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优化住房保障体系,加强普惠性养老服务。
五、绿色可持续发展
-
生态环境改善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及。
-
能源结构优化
煤炭产业智能化转型,清洁能源(风电、光伏)开发利用量大幅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提高。
六、国防与安全
-
国防现代化
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升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应急能力提升
海上搜救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实现责任区有效覆盖和高效处置。
以上目标综合了国家战略规划与年度发展重点,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治理现代化及民生改善,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