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源,2025年和2035年的国家目标可总结如下:
一、2025年目标
-
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
首都功能与区域协同
-
首都功能 :实现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生态文明、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现代化“六个明显提升”。
-
区域发展 :湖北等内陆省份加快开放型经济建设,力争2035年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
-
法治与公共服务
-
完成“八五”普法规划,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
-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面建立,到2035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2035年目标
-
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国家治理现代化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
社会全面进步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化水平持续增强。
-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显著改善。
-
三、其他关键方向
-
科技创新 :2025-2035年将聚焦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前沿领域,推动产业升级。
-
生态文明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转型。
以上目标综合了经济、政治、社会、法治等多维度发展要求,体现了中国从2025年阶段性目标向2035年全面现代化迈进的系统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