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实现现代化
关于2035年目标,综合国家战略规划及政策文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目标:
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经济领域
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根本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
生态领域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
社会领域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
-
科技与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增强。
二、2027年强基示范阶段目标(部分重叠)
- 以数字中文建设为重点,形成语言文字信息化推进机制,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前沿技术及资源服务能力。
三、2050年全面振兴目标(长期愿景)
- 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振兴,农业现代化全面完成。农村成为经济、文化、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强国,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补充说明
-
区域协同 :如雄安新区2035年目标包括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市,连云港、扬州、镇江三市则分别定位为"一带一路"枢纽、科创高地、先进制造与文旅融合城市。
-
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以上目标体现了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振兴”的渐进式发展路径,既立足当前实际,又具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