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从2035年到205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如下:
一、经济领域
-
经济实力与科技跃升
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经济体系现代化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核心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
二、政治领域
-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
民主与法治
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保障,人权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势充分体现。
三、社会领域
-
民生改善与共同富裕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
社会保障与健康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
四、文化领域
-
文化软实力增强
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文化自信成为民族精神核心内容。
-
文化繁荣与创新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生态文明领域
-
绿色发展与碳中和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生态文明制度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形成。
六、国防与军队现代化
- 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能力显著提升,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七、国际地位提升
-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更大作用,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形成参与全球治理的新优势。
这一战略安排以“分两步走”为核心,既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